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黄志勇教授主持下,意大利Humanitas大学/IRCCS Humanitas研究医院Lorenza Rimassa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Stephen L.Chan(陈林)教授、中日友好医院谭海东教授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圆桌讨论,分享本次ESMO大会肝癌免疫治疗的前沿进展,展望肝癌免疫治疗的巨大前景。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中期肝癌治疗升级
EMERALD-1研究最新数据分析
黄志勇教授:中国中晚期肝癌的患者比例较高,这些患者及其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和病理特征差异很大。应该如何制定治疗策略?当基线肿瘤负荷不同时,是否会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选择?
谭海东教授:实际上,过去局部晚期肝癌的治疗主要是TAC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等介入治疗。全球多中心3期EMERALD-1研究的发表不仅为患者提供了联合免疫治疗的选择,也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这项研究旨在探索度伐利尤单抗+贝伐珠单抗+TACE(D+B+TACE)在局部晚期肝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D+B+TACE相较于TACE在统计学和临床意义上均实现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8.2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相比,该疗法的中位PFS达到了15个月,显著降低23%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HR 0.77,95%CI:0.61~0.98,P=0.032)。
我们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客观缓解率(ORR)和至进展时间(TTP),因为我认为三联疗法的ORR非常高,达到了43.6%,其中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分别为3%和40.6%。肿瘤应答通常意味着更大的手术机会。联合免疫治疗正在成为一种有效的转化治疗策略。回到这次ESMO大会,EMERALD-1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基线肿瘤负荷(超或未超up-to-7标准)不影响OS结果,有望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EMERALD-1研究根据Up-to-7分层的OS结果
黄志勇教授:以度伐利尤单抗为主的免疫联合疗法显著改善了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这种治疗有望惠及更多患者。我们知道,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以及TACE或HAIC(肝动脉灌注化疗)在中国已经有研究探索,EMERALD-1研究为此类免疫联合局部治疗提供了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这对于处理一些肿瘤负荷大的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期望为这些患者建立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我认为这是另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