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ASCO作为全球性重量级肿瘤学术会议,会议规模庞大,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来自全球各地的参会专家在本次大会上畅所欲言,百家争鸣,对肿瘤领域最新最热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汇报和讨论。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jpg)
编者按:2017ASCO作为全球性重量级肿瘤学术会议,会议规模庞大,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来自全球各地的参会专家在本次大会上畅所欲言,百家争鸣,对肿瘤领域最新最热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汇报和讨论。《肿瘤瞭望》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武爱文教授对本次大会上胃肠癌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回顾,下面让我们跟随武教授来重温这场盛会吧!
本次ASCO会议邀请了来自119个国家近38000人参会,会议安排合理、内容丰富,使参会人员受益匪浅。今年胃肠肿瘤领域呈现了诸多热点,胃肠肿瘤的治疗以及患者照护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展,非常值得关注。武爱文教授为我们总结了胃肠肿瘤领域的七大研究热点:
首选,结直肠癌IDEA研究成果的汇总是大会的最大亮点之一,主要探讨了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持续时间问题。大会对研究数据的解读比较谨慎,一方面结直肠癌根治术后3个月辅助化疗的效果是否等同于6个月方案还需要更多研究数据,特别是总生存数据来证实。然而该研究确实呈现出了一种趋势,针对复发风险较低的T3N1M0患者,单纯3个月与6个月CAPOX方案比较,并没有达到非劣效性研究的统计学差异。此外,该研究设计HR值为1.12,与传统统计学设计存在差异性,是经研究组人员讨论后确定的可接受风险范围。研究结论中还特别提及,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一般状况、病理特征以及患者不良反应等决定采用3个月或6个月治疗方案。
第二、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问题使参会者耳目一新,术前全程新辅助治疗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深化。来自美国斯隆凯特琳纪念医院的研究报告中包含了较大样本的回顾性数据,308例患者接受全程新辅助治疗,提出全程新辅助治疗有助于非手术治疗及器官保留。在国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2016年也针对高风险直肠癌患者开展了全程新辅助治疗的前瞻性II期研究。这些研究给我们的主要提示是,需要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复发风险进行分层,针对低危人群可以不按照NCCN指南进行新辅助放化疗。本次ASCO的poster报告中,华西王自强教授针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开展对比单纯手术治疗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发现,这两者在低风险人群中无显著差异。虽然不同研究对风险定义划分也存在一定差异,但针对转移高风险患者采用全程新辅助治疗在患者耐受性、新辅助治疗完成率、控制远处转移以及改善患者生存等方面前景广阔,相信未来会不断开展更多相关的前瞻性研究以证实。
第三、针对腹腔镜在接受新辅助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COREAN研究引发了多方关注。前期已经开展了4-5项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本次会议韩国报道了去年患者的7年随访情况。从远期治疗效果包括总生存、无病生存及局部复发看,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性,该研究结果可能与良好的手术质量控制因素有关。欧洲与亚洲相关研究比较,亚洲直肠癌腹腔镜技术已经达到成熟水平,包括保障环周切缘阴性方面具有较大技术优势,患者远处生存无明显差异也在预料之中。
第四、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成为大会亮点之一。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和时间需要通过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数据来确定,然而临床上有些患者可能并不适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存在治疗过度和治疗不足的现象。如何区分、界定和筛选高风险人群进行个体化治疗是临床的一大挑战,本次ASCO上有许多研究从临床病理因素、风险度分层、ctDNA的深度检测等角度来发现患者的微小病灶(Minimally residual disease,MRD),对今后术后辅助化疗个体化研究有重大影响。目前国内也已经注册了针对II期高危患者和III期患者辅助化疗的研究,相信配合ctDNA等检测手段将得出有价值研究结果。总之,结直肠癌辅助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尽量减少患者过度治疗,减少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第五、胃癌领域也有诸多亮点。例如晚期胃癌患者三、四线治疗进展后选择Pembrolizumab单抗有效率较高,未来该治疗方案有望进军胃癌的三线、二线、一线治疗,甚至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领域当中,非常值得期待。对胃癌进行亚型鉴定、进一步分型并以此为基础调整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期待更多新研发的药物进入中国并开展相关研究。新辅助治疗领域中FLOT-4研究是非结直肠会场的主题报告,结果令人振奋。但如评论者韩国Kang教授所言,仅会改变欧洲的胃癌治疗指南,对亚洲的价值值得验证与商榷。
第六、患者报告结局对治疗效果影响的话题发人深省。临床上多侧重于肿瘤专家意见而忽视了患者自身耐受程度、依从性,对开始干预时间以及停止干预时间等问题较少关注患者主诉。ASCO大会报告中患者报告结局研究中证实,采用多种方法与患者及时沟通,及时了解患者治疗反应,可改善患者生存获益。
第七、免疫治疗领域、遗传咨询领域、心理治疗等方面的亮点也琳琅满目。
未来希望汇聚各界人士、各学科人员的智慧和努力,众志成城,共克癌症。这不仅对肿瘤的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今后研究方向有很大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