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对于人口、地缘经济复杂的亚太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整体上呈“双高”态势。在2021年CSCO大会上,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亚太前列腺协会(APPS)候任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带来了“亚太前列腺癌的生存率提升,敢问路在何方”的精彩报告。《肿瘤瞭望》特邀叶定伟教授,与读者进一步探讨对该问题的看法。
《肿瘤瞭望》:相较于欧美国家,亚太地区的前列腺癌在人种、流行病学、生存率等方面有何差异?作为APPS候任主席,您希望从哪些方面改善亚太地区的前列腺癌生存率?
叶定伟教授:从世界版图来看,亚太地区的国家最多,人种也是最多的,所以前列腺癌的情况相对来说也更复杂。近年来,亚太地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不少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前三位,甚至成为排名第一位的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急剧上升与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西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很高,但其筛查程度较高,早癌的比例更高,而且无论是手术还是创新药物的治疗可及性更高,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甚至可达98%以上。亚太地区,包括人种相同的东亚地区的前列腺癌生存率差异相对更大,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双高”态势,而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5年生存率则接近西方发达国家。
整体上,亚太地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快,5年生存率增长却并不明显。应该如何破解这样的局面?我认为一是要扩大前列腺癌的筛查程度,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早诊早治水平;二是要推进亚太地区之间的国际化协作研究,除了一些创新治疗的临床试验,还有包括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比如有些地区的人群可能有其特殊的饮食结构、生活环境、习惯等,可能与其前列腺癌发病率低、预后较好存在相关性。
《肿瘤瞭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提升前列腺癌生存率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包括全国首个前列腺癌筛查门诊、泌尿外科精准医学门诊、MDT多学科讨论等。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叶定伟教授:对于提升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近二十年来我们复旦肿瘤团队做了诸多工作。首先,我们的重点在于高危人群的精准筛查,为此我们牵头制定并推广中国第一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专家共识,目前已经初见成效。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数量越来越多,患者的5年生存率肯定会随之提升。
其次,我认为提升前列腺癌的生存率还要重视“精准治疗”。对此,我们开展了专病门诊和精准医学门诊,通过多学科团队为不同癌种、不同分期的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决策。对于早期前列腺癌,其重点在于如何精准切除、减少手术并发症。我们团队按照中国患者骨盆的解剖特点,采取微创的机器人辅助手术,最终达到了“三连胜”的手术效果,即肿瘤切除干净,尿控得到完善的保留,性功能也得到了明显的保留。对于中期前列腺癌则重在精准分期,以往传统的一些影像学方法已经难以达到目标,因此我们采取放射性核素显像等一系列影像学方法,使分期的准确率明显提升了30-40%。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无疑是重在精准分型,从而筛选出适合患者的治疗靶点。
第三,我们进行了创新性的MDT多学科综合治疗,并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和人工智能等方式。除了本院提供MDT团队以外,我们还依托中国泌尿肿瘤MDT平台,与全国各地的兄弟医院进行交流,在解决患者问题的同时,促进地区间的诊疗“同质化”。
第四,新药研发以及新的医疗器械检测手段的研发是我们中心的一大特色,由我们中心牵头的国际多中心和国内多中心临床实验数量和比例目前是全国最高的,达到了70%以上。最后我认为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是,能够走出去,与国际同道一起合作,才能缩小差距乃至赶超国外。
《肿瘤瞭望》:在本次会议上,您和研究团队还报告了几项中国原创研究的数据,包括SHR3680、法米替尼、呋喹替尼等单药或联合治疗。这些研究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您对未来中国泌尿系肿瘤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有何期待?。
叶定伟教授:以前我们都是参加国际多中心的,由外国公司支持的临床研究,而现在我国有越来越多本土公司支持设计生产出来的原创新药化合物,其中在泌尿肿瘤领域原研药的比例正逐年上升,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今年,我们已经获批了几项原创的临床研究,其中一项就是针对SHR3680的研究,这是我国自主原发的新型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其应用于激素敏感转移性前列腺癌之后,相较于现有的常规治疗手段的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未来有希望成为标准治疗的手段之一,并且被纳入指南。
另外,我们对尿路上皮癌和肾癌患者采取了小分子TKI联合PD-1的治疗方案,主要是法米替尼结合PD-1的治疗,获得了非常好的结果,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组合。这个治疗方案运用于肾癌的研究已经得到国际的认可,并发表在国际权威肿瘤学杂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之上。现在我们正在总结有关尿路上皮癌的数据,希望这些创新药物能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使他们活得更久、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