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关注>正文

【独家解读】“2/3癌症源于‘坏运气’”?(三)——“科学”文章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5/1/15 19:12:58  浏览量:2166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接上期,本期向您介绍三个有影响力、有贬有褒的有关《科学》文章评论博文。主要分享英文媒体中关于该文的原文解读和引起编者关注的一些评论,作为佐料供读者参考。作为临床肿瘤实践服务专业杂志,我们有偏向,更重视患者服务、癌症治疗和癌症筛选检查。拿着我们熟悉的中国肿瘤发病资料,这篇文章的局限性显而易见,但这不是我们重视这篇文章的最初理由。对于这一篇或许将改变世界癌症防治理论版图的研究报告,我们不应该等闲视之,既不应放弃思辩,追逐热点跟风,也不可无视它的重要性和意义,过度矫往到另一个方向。如何做到科学理性地分析和评判,做到“拿来”以服务我们的癌症防治临床实践和科研,才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的互动仍在继续,欢迎读者踊跃参加。在此,也向热心跟随本期策划的读者们表示衷心感谢,说明您和我们一样,敏于独立思考,热衷广泛阅读以提高临床肿瘤防治理论水平。本期策划抛砖引玉,下一轮就看您的贡献和参与了。

  《科学》的这篇文章从公关角度讲,可以用超乎完美来形容。作为医学科研者,谁不希望自己的成果被重视,为社会和患者做点实际贡献。比起多动点思路、创造点生动词汇、甚至是稍微“处理”下内容和措辞,让自己枯燥难懂的学术内容更吸引大众眼球,更可怕、更担心的是另一种结局:辛苦成果无人问津,束之高阁。电视采访、报纸采访、全球热点报道,这篇文章吸引的注意力大过获得两个诺贝尔奖。但对这如此“火热”后果所造成的社会复杂影响,汤姆赛提、沃格斯坦教授和《科学》编辑有没有想过?

 

  众多反对意见中,除了上期选登的从统计和生物学术角度的反击,以及我们较少面对的宗教信仰和大众对科学概念的理解阻力外,最大的分歧来自公共健康角度。除了数据争论外,还有就是一种担心。如果癌症大多源于“坏运气”,那一直广泛宣传的戒烟、降低环境污染、定期检查、运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努力等预防癌症的措施的立场将十分尴尬。

 

  当人们迷惑,需要寻求答案时,更能详细提供解释和讨论互动的网络自媒体如博客等,比起只单方向传播的大众媒体,反而成了更有影响力的媒介。本期特向大家摘选三个影响力较大的综合性博客,分享下他们评点的部分内容。

 

  他在说:Pharyngula

 

  Pharyngula:脊椎动物胚胎未分化前的状态,试译为“起源”。博客作者真名为PZ Meyers,生物学家,明尼苏达莫里斯大学生物系副教授。马尔斯教授的博客题目为《癌症:不好的基因还是不好的运气?》

 

  他首先详细介绍了沃格斯坦的实验设计和结论:“我再一次不出意外地看到,机会决定癌症发生,虽然一些人显得很有点吃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烟照抽、日光浴照烤,烟筒照扫......”。但他对“2/3”的数据持保留态度,只提到一些组织间癌症发生差异与干细胞分裂随机错误有关。

 

  他认为关于R型(Replicative复制型)肿瘤和D型(Determinant决定型)肿瘤分类是有用的信息,例如胰腺癌,是由基因复制的随机错误引起的,在总体上寻找环境因素没有意义。而在直结肠癌和肺癌中,环境因素比随机因素起了更大的作用,健康饮食和戒烟就能降低癌症发生的机会。

 

  另外,他指出,《科学》的这篇文章揭示一些癌症的发病机制是随机的、不可避免的,但不代表治疗就是无效的,这反而意味着治疗是更重要的环节。

 

  他在说:David Gorski博士

 

  高斯基博士是密西根韦恩州立大学乳腺癌外科中心主任、密西根州乳腺肿瘤质量目标中心共同主任。高斯基博士的博文《是否癌症多数源于“坏运气“?》比原文更长,文章建立在他的临床经验上,分析相当精彩透彻,特别推荐大家去阅读。其内容除了没有涉及我们关注的癌症发生地区性差异,几乎触及了《科学》文章引起的所有正反方话题。在此只摘选其中小部分内容:

 

  1.文章存在如Paul Knoepfler提出的干细胞模型的问题;还有为什么把肺癌分成两类:非吸烟者和吸烟者?食管癌,头颈部癌症和胰腺癌也受吸烟影响,为什么没有去分类?在D型肿瘤类别中,是否漏掉了其他癌症?比如和阳光高度相关的黑色素瘤。在美国发病率最高的前三类癌症中,少掉了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两类,那么结果就难以泛化。

 

  2.文章的发现并不出奇。一些癌症发生主要源于随机,其他一些主要来自遗传,一些受环境因素影响,如肺癌,一些可能是三者综合作用,都是众所周知。但作者没有仅停留在癌症发生于细胞中随机变异有关,而是更进一步,计算了癌发中干细胞变异的积累,计算出癌症发生率在所有干细胞分裂的比例是多少。然后他们估计癌症发生的比率多少主要与随机因素有关,得到的比率是2/3左右。

 

  3.文章结论与被广泛接受的估计相差不大,即1/3~1/2的癌症是有可能被预防的。他们的估计1/3只是在低限而已。

 

  4.文章的一些阻力来自人们倾向过高地估计癌症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主观夸大可以预防的比例和作用。

 

  5.文章作者陷入了另一个陷阱,即夸大早诊断。早诊断只对某些特定类型癌症有效果。美国存在过度检查和过度诊断的问题。

 

  6.应改变与癌症发生有关的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中,吸烟危害最大,另外如饮食与31%肠癌,46%食管癌,51%胃癌和56%头颈部癌相关(引用"英国癌症研究"网站资料);患癌并不代表治疗就是无效,治疗应该更受到重视。文章的研究结果为治疗提供方向,因干细胞基因复制累积错误引起的,我们需要去理解癌症生长和发展的基因通路,从而发展更好的基因靶点治疗。

 

  他在说:美国癌症协会(ACS)官方博客

 

  在1月9日,ACS官方博客发表了《癌症和坏运气:我们问了源头,你猜怎样?》的博文。

 

  博文首先肯定了托马萨提和沃格斯坦的研究证实了细胞分裂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同时指出我们上期已经提及的65%的组织癌发率差异并不等同于65%的癌症由“坏运气”引起。然后刊登了沃格斯坦教授对他们问题的回信。援引部分如下:

 

  “事实上,我们的文章并不能提供可预防癌症的数字估计。大致上媒体在真正的报道中工作做得很好,但标题没有反映全部内容。”

 

  另外,沃格斯坦教授特别指出,预防癌症和预防癌症死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相信大多数癌症死亡是可以预防的(通过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结合)。即使一个人碰到了‘坏运气’,他也可以通过比如筛查来防治致残和致死。”目前,托马萨提和沃格斯坦正在给《科学》杂志撰写该项研究的后续报告。有意味的是,此博文的评论数量目前还没有突破地平线。

 

  小结及解读:

 

  1. 文章有几个细节方面的不完善,但其主要结论是扎实的,将我们对基因突变引发癌症的认识推进了一步,给出了整体的组织间癌症发生差异比率估计。

 

  2. 许多癌症发生有随机性,不受人为控制。这有利于临床上给患者解释发病机制,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可减轻癌症患者常有的负罪感,特别是患者无吸烟、酗酒、不良饮食、过度肥胖及无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时。

 

  3.重视治疗环节。患癌并不等于治疗无效,而且文章给出清晰的重视基因通路及表观遗传学通路,针对DNA复制错误分子水平重点进行干预治疗和研究的方向,而目前诸多“突破性”被批的新药不正是建立于这样的理论基础?目前临床不是已经广泛采用癌症基因亚型的诊断来有效指导治疗方案?

 

  4. 重视早诊断。应该重视相关基因变异错误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寻找可靠的可以用于特定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的敏感标记物。

 

  5. 1/3~1/2的癌症死亡是可能被预防的。从社会层面,最有效经济的降低癌症死亡率的措施来自预防D型肿瘤的投入。

版面编辑:张楠  责任编辑:何豫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科学》癌症发病率一级预防戒烟基因诊断干细胞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