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新发乳腺癌约140万,死亡约50万,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及其代谢异常相关,高达70%的患者为激素受体阳性(HR+),因此,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年的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探索发现,对于中高危复发风险的绝经前HR+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抑制(OFS)联合他莫昔芬(TAM)/芳香化酶抑制剂(AI)是最佳的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本文回顾了促性腺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戈舍瑞林在绝经前HR+乳腺癌治疗中的探索,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享临床应用感悟,以期更好地治疗这部分患者,改善预后。
时代历练经典:OFS+TAM/AI成为绝经前HR+乳腺癌的优选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经历了100余年的历史,是HR+乳腺癌系统治疗不可或缺的部分,代表性的内分泌治疗手段主要包括TAM、AI和OFS。SOFT研究显示OFS联合方案能够显著改善绝经前患者的无病生存(DFS),TEST&SOFT联合分析更是证实了对于不同复发风险患者,OFS联合TAM/AI治疗的获益。
基于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多年真实世界临床探索,无论2020 V2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乳腺癌指南,或是2019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都明确推荐OFS联合TAM/AI用于中高危复发风险的绝经前HR+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图1 2020 V2 NCCN乳腺癌指南

图2 2019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安全有效可逆:GnRH激动剂是绝经前HR+乳腺癌OFS的首选?
OFS方式主要包括双侧卵巢手术、放疗和药物去势,手术去势可彻底阻断来源于卵巢的雌激素,但为有创性且不可逆;放疗去势通过照射卵巢使其失去功能,研究显示20%~30%的患者经放疗后不能成功达到卵巢去势的效果,因而临床使用受到了限制。
去势药物GnRH激动剂直接作用于垂体-卵巢轴,通过对垂体持续刺激,抑制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从而达到下调雌激素水平的目的。药物去势具有安全、有效、可逆的显著优势,更为年轻患者所接受。随机试验表明,无论HR状态如何,在绝经前女性患者的辅助化疗期间,通过GnRH激动剂治疗可保留卵巢功能并减少化疗引起闭经的可能性。因此,2018年版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建议,将GnRH激动剂药物去势作为绝经前HR+早期乳腺癌患者OFS的首选,而GnRH激动剂也被写入NCCN、CSCO等国内外乳腺癌权威诊疗指南。
目前国内常用的GnRH激动剂主要有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是GnRH人工合成类似物,与天然GnRH的不同之处在于肽链的第6和第10位基团,它与GnRH受体结合的能力较天然GnRH强100倍。戈舍瑞林分别于1989年和1996年在美国和我国上市,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其OFS的可靠疗效。作为代表性的GnRH激动剂,戈舍瑞林亦参与了诸多OFS在绝经前HR+乳腺癌患者中探索的临床研究,在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查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2日,仅戈舍瑞林在乳腺癌领域的III期临床试验就高达14项,积累了诸多循证医学证据。
回顾戈舍瑞林的探索之路,1998年的INTERGROUP研究证实了戈舍瑞林对乳腺癌治疗的客观有效率与手术去势相当,且戈舍瑞林安全可耐受,这也是唯一一个头对头比较GnRH激动剂与手术去势疗效的研究;随后,在HR+绝经前早期患者的辅助治疗方面,ZEBRA研究显示戈舍瑞林较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CMF)化疗方案疗效相似且耐受性更好;IBCSG VIII研究发现,对于淋巴结阴性雌激素受体(ER)阳性患者,CMF 6周期与戈舍瑞林2年的DFS无显著差异,且年轻患者在化疗后序贯戈舍瑞林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随着对ER表达水平与内分泌治疗疗效关系的深入认识,以及对患者复发风险评估的细化,戈舍瑞林联合治疗方案在不同人群中的获益逐渐明朗化。未来,将进一步探索戈舍瑞林的精准获益人群和用药时机等临床问题。
正如前文所述,GnRH激动剂较手术和放疗去势的优势是安全、有效、可逆,戈舍瑞林在临床实践中真实地诠释了这些优势,每4周一次的腹部皮下注射给药,给药后显著降低LH和FSH水平,2-3周雌二醇(E2)即达到绝经后水平(E2<30 pg/ml),去势起效快;治疗2年,3个月-2年的闭经率持续为100%,疗效稳定;而停药1年时,月经恢复率可达77.4%,停药可逆,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生育功能。
安全性方面,GnRH激动剂可引起骨密度减低,从而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数据显示,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接受GnRH激动剂治疗2年后,在股骨颈部和腰椎处骨密度分别平均下降6.2%和11.5%,而戈舍瑞林停药1年后,骨密度值可部分恢复到略低于基值3.4%和6.4%的水平,较其他GnRH激动剂对骨密度有着更小的影响。
药物的使用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其疗效和安全性,给药方式和患者依从性也对治疗方案的实施及预后有着一定的影响。与传统制剂相比,特殊工艺制备的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针剂,其聚合物和药物均匀分布,可在特定的作用部位以恒定的速率持续释药并维持治疗浓度,具有减少给药次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且避免首过效应等优势。
临床使用过程中缓释植入剂无需提前混悬,可即刻使用;植入剂与给药器的组合,亦避免了给药时堵针或滑针的情况;分别于1991年和2006年获得英国“女王科技成就奖”和“Starpack技术创新装置之星奖”的安全针设计,操作便捷,减轻患者注射疼痛感的同时,也避免了医护人员的意外伤害。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患者对注射疼痛感存在一定的误解,首先,注射疼痛与注射药物体积有关,而与针头粗细无关,药物注射体积越小,注射后疼痛感越少,每4周注射一次的戈舍瑞林注射体积为0.01 ml,明显小于其他GnRH激动剂;其次,戈舍瑞林的针头设计锋利,也能有效减轻疼痛感(图3)。以上诸多优势均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保证了OFS治疗效果。

图3 戈舍瑞林针头锋利(对比标准22号针头,分别放大100和500倍仍锋利)
综上所述,以戈舍瑞林为代表的OFS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已取得了诸多成绩,随着治疗不断前移,且获益人群愈发精准,未来,OFS可能迈入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阶段,而分子标志物或可更好地预测OFS的疗效并指导起始给药时间,我们相信将有更多绝经前患者能从OFS治疗中获益,提高生存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Pagani O, et al. Absolute Improvements in Freedom From Distant Recurrence to Tailor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ies for Premenopausal Women: Results From TEXT and SOFT. J Clin Oncol. 2019 Oct 16:JCO1801967.
2、https://www.nccn.org
3、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19. 人民卫生出版社
4、Moore HC, et al. Goserelin for ovarian protection during breast-cancer adjuvant chemotherapy. N Engl J Med 2015;372:923-932.
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 中国癌症杂志. 2018. 28(11): 871-880.
6、Taylor CW, et al.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goserelin versus surgical ovariectomy in premenopausal patients with receptor-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n intergroup study. J Clin Oncol 1998; 16:994-9.
7、Shiba E,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evaluating safety and efficacy of leuprorelin acetate every-3-months depot for 2 versus 3 or more years with tamoxifen for 5 years as adjuvant treatment in premenopausal patients with endocrine-responsive breast cancer. Breast Cancer. 2016 May;23(3):499-509.
8、Schmid P, et al. Leuprorelin acetate every-3-months depot versus cyclophosphamide, methotrexate, and fluorouracil as adjuvant treatment in premenopausal patients with node-positive breast cancer: the TABLE study. J Clin Oncol. 2007 Jun 20;25(18):2509-15.
审批编号:CN-51314
有效日期至:2021-4-16